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3)

[复制链接]


740

主题

782

帖子

2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1:3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 样品容器
下列提供的资料有助于一般采样过程中采样容器的选择。
6.1 材料
为评价水质,需对水中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选择样品容器时应考虑到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光分解等因素,应尽量缩短样品的存放时间,减少对光、热的暴露时间等。此外,还应考虑到生物活性。最常遇到的是清洗容器不当,及容器自身材料对样品的污染和容器壁上的吸附作用。
在选择采集和存放样品的容器时,还应考虑容器适应温度急剧变化、抗破裂性、密封性能、体积、形状、质量、价格、清洗和重复使用的可行性等。
大多数含无机物的样品,多采用由聚乙烯、氟塑料和碳酸酯制成的容器。常用的高密度聚乙烯,适合于水中的二氧化硅、钠、总碱度、氯化物、氟化物、电导率、pH 和硬度的分析。对光敏物质可使用
棕色玻璃瓶。溶解氧和 BOD 5 必须用专用的容器。不锈钢可用于高温或高压的样品,或用于微量有机物的样品。
一般玻璃瓶用于有机物和生物品种。 塑料容器适用于放射性核素和含属于玻璃主要成分的元素的水样。 采样设备经常用氯丁橡胶垫圈和油质润滑的阀门, 这些材料均不适合于采集有机物和微生物样品。
因此,除了上述要求的物理特性外,选择采集和存放样品的容器,尤其是分析微量组分,应该遵循下述准则:
a)制造容器的材料应对水样的污染降至最小,例如玻璃(尤其是软玻璃)溶出无机组分和从塑料及合成橡胶溶出有机化合物及金属(增塑的乙烯瓶盖衬垫、氯丁橡胶盖) 。
b)清洗和处理容器壁的性能,以便减少微量组分,例如重金属或放射性核素对容器表面的污染。
c)制造容器的材料在化学和生物方面具有惰性,使样品组分与容器之间的反应减到最低限度。
d)因待测物吸附在样品容器上也会引起误差。尤其是测痕量金属,其他待测物(如洗涤剂、农药、磷酸盐)也可引起误差。
6.2 自动采样线及储样容器
采样线, 指以自动采样方式从采样点将样品抽吸到储样容器所经过的管线。 采样线的材质及储样容器的材料可按 6.1 材料所述准则进行选择。
6.3 样品容器的种类
6.3.1 概述
测定天然水的理化参数,使用聚乙烯和硼硅玻璃进行常规采样。此外,最好使用化学惰性材料,对于常规使用太昂贵。常用的有多种类型的细口、广口和带有螺旋帽的瓶子,也可配软木塞(外裹化学惰性金属箔片) 、胶塞(不适用有机、生物分析)和磨口玻璃塞(碱性溶液易粘住塞子) ,这些瓶子易于购买。 如果样品装在箱子中送往实验室分析, 则箱盖必须设计成可以防止瓶塞松动, 防止样品溢漏或污染。
6.3.2 光敏物质样品的容器
除了上面提到需要考虑的事项外,一些光敏物质,包括藻类,为防止光的照射,多采用不透明材料或有色玻璃容器,而且在整个存放期间,它们应放置在避光的地方。
6.3.3 可溶气体或组分样品的容器
在采集和分析的样品中含溶解的气体, 通过曝气会改变样品的组分。 细口生化需氧量瓶有椎形磨口玻璃塞,能使空气的吸收减小到最低限度。在运送过程中要求特别的密封措施。
6.3.4 微量有机污染物样品的容器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样品瓶为玻璃瓶。所有塑料容器干扰高灵敏度的分析,对这类分析应采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瓶。
6.3.5 检验微生物样品的容器
用于微生物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能够经受高温灭菌。 如果是冷冻灭菌, 瓶子和衬垫的材料也应该符合本准则。 在灭菌和样品存放期间, 该材料不应该产生和释放出抑制微生物生存能力或促进繁殖的化学品。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打开前,应保持密封,并包装好,以防污染。
6.4 样品的运送
空样品容器运送到采样地点,装好样品后运回实验室分析,都要非常小心。包装箱可用多种材料——如泡沫塑料、波纹纸板等,以使运送过程中样品的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包装箱的盖子,一般都衬有隔离材料,用以对瓶塞施加轻微的压力。气温较高时,防止生物样品发生变化,应对样品冷藏防腐或用冰块保存。
6.5 质量控制
为防止样品被污染, 每个实验室之间应该像一般质量保证计划那样, 实施一种行之有效的容器质量控制程序。随机选择清洗干净的瓶子,注入高纯水进行分析,以保证样品瓶不残留杂质。至于采样和存放程序中的质量保证也应该同在采样后加入同分析样品相同试剂的步骤进行分析。
7 采样污染的避免
7.1 概述
在采样期间必须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应该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污染来源, 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避免污染。
7.2 污染的来源
潜在的污染来源包括以下几方面:
a)在采样容器和采样设备中残留的前一次样品的污染;
b)来自采样点位的污染;
c)采样绳(或链)上残留水的污染;
d)保存样品的容器的污染;
e)灰尘和水对采样瓶瓶盖及瓶口的污染;
f)手、手套和采样操作的污染;
g)采样设备内部燃烧排放的废气的污染;
h)固定剂中杂质的污染。
7.3 污染的控制
控制采样污染常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a)尽可能使样品容器远离污染,以确保高质量的分析数据;
b)避免采样点水体的搅动;
c)彻底清洗采样容器及设备;
d)安全存放采样容器,避免瓶盖和瓶塞的污染;
e)采样后擦拭并晾干采样绳(或链) ,然后存放起来;
f)避免用手和手套接触样品,这一点对微生物采样尤为重要,微生物采样过程中不允许手和手套接触到采样容器及瓶盖的内部和边缘;
g)确保从采样点到采样设备的方向是顺风向,防止采样设备内部燃烧排放的废气污染采样点水体;
h)采样后应检查每个样品中是否存在巨大的颗粒物如叶子、碎石块等,如果存在,应弃掉该样品,重新采集。
8 标志和记录
8.1 概述
样品注入样品瓶后,按照国家标准《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中规定执行。现场记录在水质调查方案中非常重要, 应从采样点到结束分析制表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样品。 采样标签上应记录样品的来源和采集时的状况(状态)以及编号等信息,然后将其粘贴到样品容器上。采样记录、交接记录与样品一同交给实验室。
根据数据的最终用途确定所需要的采样资料。
8.2 地面
至少应该提供下列资料:
a)测定项目;
b)水体名称;
c)地点的位置;
d)采样点;
e)采样方法;
f)水位或水流量;
g)气象条件;
h)水温;
i)保存方法;
j)样品的表观(悬浮物质、沉降物质、颜色等) ;
k)有无臭气;
l)采样日期,采样时间;
m)采样人姓名。
8.3 地下水
至少应提供下列资料:
a)测定项目;
b)地点位置;
c)采样深度;
d)井的直径;
e)保存方法;
f)采样方法;
g)含水层的结构;
h)水位;
i)水源的产水量;
j)水的主要用途;
k)气象条件;
l)采样时的外观;
m)水温;
n)采样日期,采样时间;
o)采样人姓名。
8.4 补充资料
是否保存或加入稳定剂应加以记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