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复制链接]


75

主题

167

帖子

53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09:2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技术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技术资金密集等特点,是先进制造与节能环保融合发展的高端成长型产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川办发〔2014〕89号),促进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特制定《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期为2015年-202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持续较快增长,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成都、自贡为重点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开发了一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高端技术,形成了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重点产品,聚集了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2014年,全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0亿元,产业技术具有一定基础。
一是节能装备领域。高效燃煤锅炉、工业余热回收锅炉等优势特色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煤炭高效清洁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电一体化控制等产业化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龙头骨干企业。
二是环保装备领域。脱硫脱硝成套设备、尾气净化催化剂和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成套设备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高难度工业废水治理技术、膜技术、噪声控制技术、垃圾渗滤液高效深度处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
三是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领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新技术等先进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在瓦斯发电设备、大型海水淡化设备、汽车拆解和再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
四是科研及技术创新。已建成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省环科院等科研单位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
(二)主要问题。总体上,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资源较为分散,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普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关键、共性技术缺乏,多数企业不具备独立的技术及产品开发能力。
二是产品竞争力不强。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总体实力较弱,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尚未形成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体系,产品档次偏低,品牌效应较弱,国内市场份额总体不高。
三是企业规模不大。缺乏整体实力强、创新能力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全省目前共有规模以上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200余家,大部分企业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群发展不够,配套和系统集成能力不强。
(三)面临形势。绿色低碳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欧美发达国家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推动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向深度化、尖端化方向发展,装备制造向成套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利用在节能环保方面掌握的核心技术等优势,在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等方面制造绿色壁垒,占据有利地位,增加了我国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的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国家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大环境战役”),规划建设一系列重大环境工程,预计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将形成超万亿元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市场规模,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灰霾、重金属、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任务繁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节能环保及装备市场需求巨大。我省应抓住机遇,着眼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重大需求,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大做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需求拉动,依托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加强科技、服务和模式创新,着力提高装备档次和技术水平,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增强系统集成和服务能力,努力形成布局合理、集群发展、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研发服务和装备制造基地。
(二)基本原则。
——政策推动,需求拉动。围绕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需求和大气、水、土壤等领域污染治理要求,坚持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选择一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先行突破,重点发展一批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的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
——创新驱动,示范带动。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先进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实施一批示范作用明显、带动性强的示范工程,引导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转型升级,集聚发展。引导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向具有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转型发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重点地区和专业园区集中,积极招大引强,培育产业骨干,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7年,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节能环保装备大型企业集团。
——科技创新。到2017年,创建2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技术研发平台或科技创新中心,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到2020年,形成5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技术研发平台或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形成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创新体系,原发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知名品牌。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重点领域。
1.高效清洁节能锅炉。引导和推进产业资源整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推动相关企业由单一装备制造向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优先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电站锅炉、节能高效循环流化床、余热锅炉、生物质锅炉、高效清洁工业锅炉等成套设备;加快发展高效清洁燃煤、燃煤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工业窑炉燃烧优化和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提高锅炉系统智能控制和主辅机优化配置等技术水平和集成能力。
2.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发挥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中心等自主创新平台作用,促进产学研用协作,加强燃煤机组“近零排放”等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VOCs治理、CNG和LNG等技术装备,积极开发烟气尘重金属污染协同防控、恶臭气体控制等关键技术装备。
3.水污染防治装备。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高难度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攻关,以造纸、焦化、有色金属、印染、原料药制造、制革、电镀等工业污水处置和重点镇生活污水、油气开采废水废浆等为重点,研发污泥安全处置、新型生物脱氮脱磷、磁分离水处理、特种膜等一体化成套技术设备,着力提升集成化、智能化、成套化水平,加强先进技术装备示范推广应用。
4.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装备。围绕垃圾分选焚烧、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城市矿产资源处置利用等领域需求,重点发展生活垃圾智能分选、垃圾焚烧,医疗和餐厨废弃物处理、报废汽车拆解及再制造、家电拆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小型化城镇及农村垃圾处理技术装备。
5.高效节能电机。依托我省在稀土新材料、电机系统及机电一体化控制等方面的产学研优势,提升研发制造和设备配套能力,重点发展稀土永磁电机、高效变频电机、三相异步电机、电机拖动系统与控制、节能型新风系统、节能泵阀等关键技术装备。
6.低温余热余能利用装备。针对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余热余能利用需求,重点发展低温及超低温余热余压发电、余热余压直接转换机械能、非稳态间隙式余热余能回收、高效换热器等成套技术装备。支持相关企业由单一装备制造向集成运营商转变。
7.节能电力装备。针对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重点领域需求,不断提升节能电力装备研发制造水平,重点发展低损耗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线路节能、有源滤波、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等技术装备。
8.监测仪器等装备。加强标准化建设,重点发展大气环境、工业污染源、水体、土壤、能源计量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采样分析仪器及在线监测设备。大力发展低频噪声和固体声污染控制设备,工业噪声控制装备,建筑噪声控制装备,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声屏障、复合消声器和隔振装置等节能降噪装置。积极发展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等技术装备。

表3-1  节能环保技术装备重点领域

重点领域
重点产品及技术
高效清洁节能锅炉
高参数大容量电站锅炉及循环流化床、余热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煤炭高效清洁燃烧、燃煤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工业窑炉燃烧优化和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
锅炉(窑炉)系统智能控制、主辅机优化配置等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
工业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成套装备
低成本高效机动车尾气、低成本工业锅炉尾气净化技术
VOCs减排新技术及装备
恶臭气体控制技术及装备
水污染防治
高效低能耗智能化生活污水处理装备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及装备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装备
节能型高效污泥安全处置技术及装备
膜分离新材料及装备
石油页岩气开采废水、废浆液处理工艺技术及装备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
生活垃圾智能分选技术及装备
垃圾渗滤液高效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
垃圾焚烧、危险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新技术
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高效节能电机
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种非晶电机
高效风机水泵
特大功率高压变频技术
低温余热余能利用
余热余压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回收利用
大型工业炉窑的非稳态烟气、炉渣、产品等余热回收关键技术
中低品位余能发电、高效换热器
节能电力
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的技术及装备
低损耗变压、无功补偿装置、线路节能、有源滤波、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等技术及装备
监测仪器等装备
大气环境及工业污染源VOCs采样分析设备、工业点源颗粒物分级采样仪器、水质有机物在线测试仪器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及装备、环境应急装备
声屏障及节能消声装置
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技术及装备

(二)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节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成都、自贡两大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一批节能环保装备特色产业园区,促进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成都基地。发挥科教、人才和市场优势,以成都金堂工业园区、高新西区等为依托,以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低温余热余压发电等技术装备为重点,坚持引进培育结合,发展壮大环能德美、中自尾气、成都易态、成发科能、美富特等骨干企业,打造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及综合服务产业基地。
自贡基地。发挥产业协作配套较好、技术积累丰富和制造能力领先等独特优势,以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为重点,以高效节能锅炉、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理、清洁能源、节能泵阀等成套技术装备为重点,坚持产学研用深入结合,促进协同创新,加快重点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壮大东锅公司、华西能源、川润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引导支持省内其它地区结合特色资源、科技人才和产业基础,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德阳、绵阳、资阳等地区重点发展再制造、城市污水处理、环境监测仪器等技术装备,加强成套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乐山、内江、宜宾等地区重点发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窑炉、页岩气开采废水废浆处理等技术装备。广安、达州、南充、遂宁等地区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机电、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水处理等技术装备。
(三)提升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培育打造节能锅炉、烟气处理、固废处理、水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噪声治理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支持骨干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技术应用服务平台。

表3-2  重点创新平台

平台(中心)名称

依托机构及地区

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四川省高难度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中心

四川省环科院

四川省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

四川省环科院

四川联合环保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

成都

四川理工学院-华西能源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

自贡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省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工程实验室

自贡

四川省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工程实验室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四川省绿色人居环境控制与能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四川大学

四川中自尾气净化有限公司-四川省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工程实验室

成都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大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潜力大的产品。编制实施节能环保装备发展技术路线图,转化一批成熟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究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引进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研发和产品设计队伍,促进省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向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和园区聚集。

表3-3  成果转化平台

平台(中心)名称
依托机构及地区
节能环保装备科技孵化及成果转化中心
自贡、成都
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自贡、成都
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交易及会展中心
成都
(四)加强示范推广。
以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为重点,实施一批示范作用明显、带动性强的示范工程,推动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示范工程。依托东方电气等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和品牌效应,在省内燃煤电厂实施一批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示范工程,促进相关节能环保装备推广应用。
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结合淘汰燃煤小锅炉,加快推广高效锅炉,实施燃煤锅炉“以大代小” 节能技术改造,开展烟气高效脱硫、除尘改造,积极开展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示范,扩大省内高效清洁锅炉等设备推广应用。
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示范工程。以成都等地区为重点,结合城乡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支持综合服务商采用PPP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域水污染和垃圾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提高省内先进一体化处理设备市场占有率。
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实施一批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工业废水处理、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为重点,支持优势企业提供成套技术装备支撑和运营服务,推动园区资源共享、物料闭路循环利用、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

表3-4  节能环保装备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国电华蓥山电厂等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示范工程

崇州市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示范工程

广安经开区、达州经开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项目

西部“城市矿山”资源循环产业园项目

(五)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合作发展做大做强,鼓励发展研发制造、工程总承包和运营管理维护一体化的企业,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能够提供节能环保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工程总承包商。大力提升中小节能环保装备企业专业化水平和配套服务能力,逐步向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后端延伸。支持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抓好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带动性强的节能环保装备重大项目实施。

表3-5  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重点产业化项目

中节能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项目

东方锅炉工业锅炉公司炭黑尾气炉生产线建设项目

华西能源清洁高效锅炉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

成都成发科能公司低品质余压余热回收发电透平机组及成套技术产业化项目

环能德美公司环保装备制造项目

易态公司特种金属膜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

中自尾气公司国Ⅴ排放标准CNG汽车尾气净化催化转化器产业化项目

四川先河环保公司智能化小型化环境监测仪器产业化项目

四川天佑归谷公司室内空气调节系统产业化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进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研究制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进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规划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主体。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牵头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成都市、自贡市等有关市(州)政府,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和职能职责,协同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
(三)强化要素保障。省直相关发展资金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节能环保装备推广应用、首台(套)奖励和保险补偿、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化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名单,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予以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类别电价,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纳入直购电等政策范围。
(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专注于节能环保装备的投资基金。引导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大型企业集团、社会资金进入节能环保装备业,支持我省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开发创新。针对行业特点,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特许经营权、收费权质押等信贷服务,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装备企业上市融资。
(五)积极拓展市场。积极搭建交流合作等服务平台,适时发布全省节能环保项目供需信息,组织开展产业上下游对接,引导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用户加强沟通协调和市场推广。发挥省环保产业协会等组织作用,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信息咨询等服务。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服务、第三方环境治理、PPP、EPC等模式,创造更广阔的节能环保装备市场空间。
(六)加强标准建设。加强建筑、工业、能源等重点领域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大标准实施的监管力度,促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节能环保装备产品认证工作,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完善行业技术标准,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